串連
自由工作者與地方產業,共振與溝通的管道

追求張弛有度的節奏

文・莊傳芬/圖・林安雲

談起聲音與影像的工作,Jerry爽朗的快言快語裡,總有一份篤定與藏不住的熱情。他目前主要從事各種音樂現場的影音錄製與剪輯,將自己對音樂的敏銳度化為畫面的節奏與情緒。「音樂有它的呼吸點,我在剪接時會跟著它的節奏走,不只是剪片,是在講一段故事。」

早年的Jerry其實是餐飲業起家,從學生時期的bartender做起,一路做到知名餐廳的店長,甚至在台中開自家烘焙咖啡館。那段日子裡,他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性格與創作方式——安靜、不張揚,卻對節奏與細節有極高的敏感度。不過,這是經由努力而得來的品味,Jerry毫不避諱自己的黑歷史,在北藝大賣水餃那段時間,因為放了不對味的爵士樂被客訴,讓他發奮投入音樂領域:「只要一放假就到誠品搜刮各種音樂,漸漸能與學生們交流,最後終於建立起自己的音樂系譜。」

2005年,他進入電台擔任音樂節目主持人,自行摸索錄音設備與剪輯技術,並協助家人錄製道場音樂,從中逐步累積專業經驗。他經常網路爬文、詢問朋友,也師事專業錄音師來鑽研更紮實的錄音技術,不斷嘗試。他笑說:「錯了就學起來,這樣反而學得最快。」這樣的學習方法也成為他後來面對各種專案的底氣。

2018年為了照顧父母選擇返鄉,Jerry開始試著在花蓮建立自己的工作模式。起初在地案源不多,接案需仰賴過去人脈,也常常得在不同城市間移動往返,但他憑著長年累積的實力與專業工作態度,逐漸被更多人認識看見,在花蓮也漸漸累積出口碑。2023年,國立臺灣交響樂團(NTSO)來到東華大學演出,現場拍攝錄製工作便是由Jerry操刀,這一重要的作品產出,也成為他立足花蓮的重要契機。

除了專業工作,他也教授錄製Podcast課程,著重聲音品質與個人風格的設計,以面對面教學解決學員實際問題。此外,每週五晚上,Jerry與太太Singing在璞石咖啡二樓共同舉辦「murmur」音樂沙龍,分享音樂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,也讓更多人有機會靠近音樂。

「年輕時會對未來有很多想像,但長期下來會發現,那些轉彎都是走出自己的方式。」擁有豐富的閱歷,最後選擇落腳花蓮,對現在的Jerry來說,花蓮的生活環境是孩子理想的成長空間,因此他期望能在花蓮深耕,陪伴著兩個孩子長大,將生活與工作自然結合。他也期待有朝一日能有穩定的合作夥伴並組成團隊,在聲音與影像之間,找到一種穩定的節奏,那便是他與世界分享的方式。
 

職人│ Jerry(徐銘璟)
專長│ 影音錄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