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報

2025 年 05 月 07 日
春天結束了。四月像是一場長長的伸展,氣溫還未炙熱,空氣中已有夏天要來的預告。衣櫃裡長袖和短袖仍混在一起,像是生活與工作未明的界線。鬆動著,正在鬆動著了,等待調整。自由小聚也在這樣的時節裡,重新出發
2025 年 05 月 07 日
工作,從來不只是經濟來源,更是我們在世界上的行動方式。有些人熱愛組織感,享受明確的規則、明確的方向與清楚的晉升階梯;有些人則更喜歡在沒有框架的空間裡自己摸索邊界,自己設立目標與節奏。如果你更偏好團隊合作、需要外部結構來推動自己,那麼在公司上班或許更能帶給你成就感與穩定。如果你更享受獨處與內在節奏,更願意為了自由承擔多一點責任與不確定,那麼接案或許會讓你更接近理想生活。
2025 年 04 月 08 日
你說愛 像危崖一朵花 要去 要去 有點害怕 也要攀過去 《危崖有花》吳音寧 自由是什麼?就像愛一樣。你可以在心中想像一百次、練習一百次,但只有真正實踐了,才會發現自己在愛的技藝上,如此笨拙。於是你放棄,或選擇堅持。直到愛第一百次,直到明瞭愛不只是華麗與豐滿,也有憂慮與無常。你說自由就像危崖一朵花,要去要去,有點害怕也要攀過去。
2025 年 03 月 29 日
這一季自由小聚命名為雲端與田野,正是因為生活在花蓮,自由工作者串接起看不見的創意與眼前看得見的山海空間。尤其離開熱絡北花蓮走向中南區,聚落更分散、社會樣貌更單純,空間馳放與人際緊密的鄉村特點,為自由工作者帶來挑戰,也帶來契機。
2025 年 02 月 27 日
花蓮的山海遼闊、幅員狹長,在花蓮中南區的日常裡也有許多藝文自由工作者。因此,第六季自由小聚將在北中南三地共同展開。
2024 年 10 月 20 日
我們如何選擇工作與生活,來自我們對理想自我的想像。我們對理想自我的想像,來自行為與價值觀的合一。但是,有多少人檢視過自己的價值觀從何而來?也許是社會框架,也許是家庭期待,無論是哪些來源,檢視個人價值觀的形成歷程並無對錯,而是能夠更了解自己。
2024 年 10 月 03 日
談到自由工作者展現的自主與創意,還有什麼能比插畫師更符合這些描述呢?插畫本身是一種高度個人化的藝術表現形式,每位插畫師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技巧,藉此將個人視角融入客戶需要的表達。不同於某些嚴格遵循既定模式的工作,插畫允許創作者在接案作品中保留更多的創意空間。
2024 年 09 月 18 日
即使相機成像的原理只有一種,但觸發快門的人有無數緣由。無論是 I 人還是 E 人,他們都是攝影人。在固定領域內拍攝已知的現場,或是走跑趕跳、穿梭在無數題材間,攝影其實是一條通道,帶我們觀看世界,也帶領攝影人們尋找自己喜歡凝視的位置
2024 年 08 月 27 日
在這個數位時代,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對許多人來說仍然充滿吸引力。無論是採訪寫作、社群文案、還是特定主題專欄。文字工作者的職業看似自由且充滿創意,一幕幕坐在咖啡店裡、敲打著鍵盤將靈感兌換的風景,也許被視為體面愜意。但只有在真正入行後,你才會領略張愛玲筆下所寫「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, 爬滿了蚤子」那般,文字工作是個外表體面,內裡卻充滿侷限的情境。
2024 年 04 月 12 日
生活有時會出現一個大洞 我們可以只看甜的部份 —《甜甜圈》蔡仁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