串連
自由工作者與地方產業,共振與溝通的管道

攝影帶我到遠方增廣見聞

文・游婉琪/圖・任以真

「當我忽然開始被叫『猴子姐』,或聽到有人說『我看過你的作品』,那種感覺很奇妙,才發現我已經在花蓮接案七年了。」

時間回到2013年,當時的林靜怡因為媽媽住台東、爸爸住宜蘭,往返兩地探親時,經常選擇以花蓮做為中繼站,進而結交花蓮友人。當時她在台北的商業攝影公司任職,發現在拍攝各類商品時出現瓶頸,於是在花蓮友人邀約下,她決定辭去都市裡頭的工作,試試看能不能在花蓮接案。

接案初期因為商業攝影案源不多,林靜怡除了靠著人脈介紹外,還會兼差幫經營民宿的朋友顧小孩。直到2016年她參加寫寫字採編學堂,開始接觸到新聞攝影和紙本刊物,當時拍攝花蓮193縣道的作品,隨著道路拓寬案受到矚目,讓林靜怡開始有了商業攝影以外的舞台。

商業攝影很像自己當導演,可以跟案主溝通想要的畫面,並設法呈現;新聞攝影講求紀實,現場經常充滿著不可預期的因素,而這樣的不確定因子與議題的故事性,讓林靜怡發現這比商攝更適合她。如何把新聞現場不可預期的挑戰,轉換成被攝者和攝影者的互動,並帶到符合新聞主題的狀態,讓林靜怡深深感到著迷。

回憶起第一次承接新聞攝影的案子,林靜怡仍清楚記得當時內心的緊張。因為合作媒體屬性多半為地方刊物或花蓮在地議題,林靜怡開始發現,有受訪者會因為不同刊物或是不同主題的需求,一而再、再而三的出現在她的生活裡,例如曾經因為主婦聯盟雜誌而認識的農友,後來成為了拍照換菜的夥伴。

透過攝影,林靜怡不僅與人建立了工作以外的關係,也讓她慢慢走進了自然。如她採訪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山椒魚研究員,親眼目睹暗藏在大山裡頭色彩鮮艷的生態小宇宙。跟隨著受訪者的腳步,足跡逐漸遍及她未曾想過有機會去的地方。

接案多年下來,林靜怡已經不比早年焦慮,即使因為疫情讓案源減少,她仍每天讓自己保持在半工作狀態。未來也希望挑戰自己,多嘗試開設攝影工作坊,透過經驗分享與傳承,讓更多人得以和她一樣,在鏡頭裡頭找到專屬於自己的天空。
 

職人│ 林靜怡(猴子)
專長│ 平面攝影
聯絡│

信箱:trunk.photo@gmail.com臉書:林靜怡 

作品│

粉專:大樹影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