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走讀No.7|動物森友會:人與同伴動物的共生之城

#書流北區走讀側記
2/22(六)
|走讀No.7|動物森友會:人與同伴動物的共生之城
|引 路 人|林潤華
|文字記錄|徐子晴
|攝影紀錄|吳崇閣
★閱讀書籍★《虎地貓》,劉克襄
抵達慈天宮的時候,本次走讀的講師林潤華老師已在等待我們。在這個花蓮在地人都熟知的廟宇集合,不禁令人好奇講師的用意,後來講師娓娓道來,才知道原來這裡供奉著虎爺,對我們這次以同伴動物為主軸的主題來說,虎爺何嘗不是一個與我們共同生活的動物神祇呢?這個設計的巧思令人會心一笑。
「其實今天選這個時間也是有原因的喔!今天剛好是2月22日,在日本是貓日呢!」聽聞這個新知識令人驚奇,湊巧的時間點似乎也預示著今天會是個與貓貓相會的好日子。離開慈天宮,我們往KOHI宅前進,一進到咖啡店就看到已經擺放好的明信片跟濾掛包禮物,一邊喝著手沖咖啡一邊聽著老闆如何照顧這一個街區的貓咪,實施乾淨餵食、抓紮等,還有許多與貓咪相遇的趣事,這些陪伴著老闆與這間小店成長的生命,也融入了街區,成為街景的一部分。
行至文創園區,大家坐在階梯上聽在文創工作的夥伴說起一隻曾在此地出沒的狗狗,,是一個流浪的靈魂,但收穫了許多人珍貴的真心。儘管有善心人士願意收容,但牠不願離開園區。在園區裡,牠不吵不鬧,陪著老人散步,陪著員工走過黑暗的死角,沉默地陪伴著出沒在園區裡的人們,最後牠因病過世,許多人都來送牠最後一程,牠有好多個不一樣的名字,用著不同的樣貌,永遠存活在那些關心牠的人心裡。
旺來店裡許多與動物的肉干和創作者手繪的作品,吸引著愛動物的大家仔細觀看,那些細膩的筆觸如果缺乏真誠的關愛是無法完成的,而那些彷彿在發光的顏色,也是這些同伴動物們為我們的生活帶進的光亮。
遇到最多貓咪的店家是貓棒棒,店內四處都是等待送養的小貓,好奇地與人類互動玩耍,雖然有很多貓口,但店內的用餐環境整潔明亮,櫥窗裡的貓咪、在桌邊玩耍的貓咪,都讓人忍不住想要動手嚕上一把。
最後我們走到了時光二手書店,聽著店長說起牠們店中有過的貓咪,講起現在街貓的餵食面臨的責難與議題,關注動物和愛護動物的心情,大家都是相同的,但如何透過相互的溝通討論來達到平衡,一直都還是課題,在同一個地方生活,衝突在所難免,當花蓮街區裡的貓咪們日漸老去,如果沒有更多的人為棄養,是否能期待街上沒有流浪動物的那天到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