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走讀No.5|流經荖溪的豐盛-探訪平和光榮,未曾到訪的村落

#書流北區走讀側記
1/18(六)
|走讀No.5|流經荖溪的豐盛-探訪平和光榮,未曾到訪的村落
|引 路 人|林清盛
|文字記錄|徐子晴
|攝影紀錄|吳崇閣
★閱讀書籍★《流浪集 也及走路、喝茶與睡覺》,舒國治
這天一改前幾日的灰濛濛,陽光帶著溫度灑落,讓坐落在路旁的豐盛書店也看起來閃閃發亮。
走讀是從平和車站出發,清盛介紹這裡已經是一座無人車站了,大家自由進出閘口,小小的車站安靜地在村子裡,今日大概是近期最熱鬧的日子,大家從藍白相間的區間車上下來,人群的交談為小站帶來生氣,與天氣一樣令人感覺暖洋洋的。
清盛帶著大家沿著路走到平和幼兒園、國小、國中,此處便是整個光榮村最重要的文教區域。「在我唸書的時候,我們學生還會在附近割草和牧牛。」清盛說著,比劃起附近的草地,彷彿牛隻還在那裡,充滿歡笑的童言童語也未曾消散。
「那時候萬安演習,老師會帶著我們全校的學生爬到山上。」他指著一座翠綠的山,我瞇起眼睛望著山腳的地方,想像著一群小孩子們,手腳並用地跟著老師,爬到高一點的地方躲藏,對孩子們來說,每次的演習都是一場郊遊吧,站在那個小小的端點,視野一定也很好吧,能看見整個平和村嗎?
散步到一條小小的溪流,清盛說這是荖溪的小支流,水邊幾株眼熟的植物讓眾人發出驚呼,可以加進火鍋煮的水芹菜、直接可以入口的鮮紅野果蛇莓,小小的綠意綻放在腳邊,與河流一同蜿蜒的前進,口中咬著摘採的葉子,像在咀嚼一片自然的氣息。
爬上河堤,路的盡頭是荖溪,清盛說著壽豐玉石的過去,與石綿共生的玉石被流在了溪裡,清澈的溪水裡閃著盈綠的光,大家開始挖寶,幾塊色澤溫潤的玉和和深淺交錯的蛇紋石被翻找出來,也在難得的晴日裡享受了踏進溪流的鬆快。
經過修整的步道上有著阿美族的族語寫著:Rinahem,才知道每次火車停在此站,所說的就是指這裡,原來這就是這片土地的阿美族名字,成年男性才可以配戴的「 Tingpih 」大羽冠也融合在地磚裡面,呈現出此地的阿美族風情。途中遇到幾個清盛的阿美族家人,親切地打招呼,小村子就是處處都是人情味啊!
最後回到書店分享,吃著好吃的飯糰和熱騰騰的紅豆湯,一起走過一段路,在這個小小的村落,從此也有了與之交會的記憶,之後也不會忘記這裡的名字了吧!
參與散步的大家推薦書也一併分享:
《お散歩ブック》
《家離水邊這麼近》
《就是走路:一次一步,風景朝你迎面而來》
《流浪集》
《在河左岸》我是否能找到回家的路,家在何方?
《折返》
《巫婆卡蜜兒》
《鯉魚山下種房子》
《創造你的生活樂趣》
《我身體裡的那座山》
《離島》
《製圖師的預言:十六世紀以來關於花蓮的想像》
《公東的教堂》
《聽海湧》
《走路的人》
《為什麼野花的生命力這麼強》
《就是走路》
《老年的意義》
《我們,為什麼移居地方》
《香港城市散步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