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走讀No.2|街頭饕客--膏粱與樂不可少

#書流北區走讀側記
  12/08(日)
|走讀No.2|街頭饕客--膏粱與樂不可少 
|引  路  人|葉琮文
|文字紀錄|林清盛
|攝影紀錄|梁皓怡、Ada
人聲雜沓的餐館,音樂往往容易被忽略,但音樂可以讓消費者多停留多消費,或吃得快增加翻桌率,過去在紐約演奏藍草bluegress的吉他手葉琮文,因疫情返台休息,與故鄉重新連線,結識不少花蓮市區的店家老闆,而有了書流花蓮走讀的第二場,帶大家進到日本料理店、咖啡館、酒吧、甜點店,選擇播放不同的音樂,實地感受,一個空間如果選擇對的音樂,可以讓相處時光更愉快。

走讀首站先來到竹汌日式居酒屋,選播的不是日本流行音樂也不是演歌,而是歡快帶點諧趣旋律的沖繩音樂,我們彷彿進入日本的慶典時刻,食欲大增;到了楊牧故居的珈琲鋪子,特選蒙古音樂,透過中亞樂器,不用明說,空間就已進入時空長河;而酒吧,音樂絕對是必要的關係,引路人葉琮文選擇重拍的搖滾歌曲,給續攤的心情多了整理和小小的沈澱,可與老友舒服談心底事;一行人帶著剛喝過野薑花啤酒或特製香料奶茶的滿足,散步行經平日不會走過的市區街巷,才發現矮房窄巷是花蓮隱密已久的老味道;拐進堅持天然健康的好樹涼糖,葉琮文選擇鐵琴打擊演奏,敲打出冰品點心的小甜蜜。最後,我們一行人,來到他的音樂基地---惠明藝術中心,將這一晚聽到的音樂,以好音響重新聆聽,聽到每個樂曲其細細品味之處,就像我們享受餐館的美食,用心品嚐出食物的層次和銷魂之處。

返程,走在花蓮獨有的大理石步道,耳際仍迴盪葉琮文和學生的現場演奏旋律,或許是微光步行,剛剛的一切顯得好不真實。參與民眾問竹汌和咖啡鋪子的老闆,最喜歡的料理或咖啡,他們異口同聲說:「都喜歡!不願意吃怎麼拿出來呢?」生活過得匆忙,疏忽音樂可以改變空間和心情,讓小小的雀躍或低迴被保留,不被沖刷掉。如葉琮文選讀推薦的《聽見聲音的地景--100種聆聽與聲音創造的練習》,多留心,便可和環境連結,簡單營造出自己的小天地,書本如音樂,不同的樂曲帶給我們不同的生活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