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走讀No.1|持續流動的美崙溪--溪畔動物與人的日常

11/24(日)
|走讀No.1|持續流動的美崙溪--溪畔動物與人的日常
|引 路 人|吳昌鴻
|文字記錄|徐子晴
|攝影紀錄|梁皓怡
今日的北濱公園很不一樣,人潮湧動的樣子像是岸上的浪,海潮旁堆疊的漂流木散發出木質的清香,有許多人在上面找尋、翻動、攀爬,也許有時候翻閱回憶的時候也是這樣,我們循著一條記憶的小徑,慢慢回溯場景,先是氣味、然後是顏色,然後是風或是雨,有著溫度的、拂過皮膚,帶起若有似無的雞皮疙瘩。
昌鴻講師在美崙溪旁先介紹自己,訴說他與溪流的關係,與這條流水周圍的生命共同流動的故事。
「在這條溪流旁可以發現二十幾種陸蟹。」他說,語氣平淡像是說著這裡有一灘小水窪。那是一條怎樣的溪呢?有著隱沒在草叢的鮮豔顏色、有著在水下吐著泡泡的細微響動,那樣的震動,讓溪持續呼吸著。
「大家可以注意看大石頭的旁邊,有很多魚跳出來,這些魚叫做豆仔魚。」天色已經逐漸暗了,但魚隻跳起時的銀色閃光還是晃眼,在橘紅的光線下顯得格外不真實。
沿著溪流,我們從曦微的天色走到天黑,講師說起這條溪流旁,還有一種潛伏在夜色裡的飛行動物,那是台灣一級保育類——台灣狐蝠。金黃色的圍脖,像小狗一樣的濕漉漉的大眼睛,翼展有著八十到一百公分,在花蓮市區悄無聲息地穿梭,那樣的敘述就像是在講一個遠古的傳說動物。我們等在溪畔,有幸看到了三隻狐蝠的身影,兩隻略過街燈的巨大黑影,一隻停棲在樹梢的個體,讓人不得不好奇,講師是如何在一片黑暗中辨認出牠的身影。
沒有以手電筒尋找跟照明道路,踏上回程的我們觀看著動物眼中的美崙溪,隱沒在車流聲響的水聲以及墜入水面的燈影,幾乎看不到溪與岸的的邊界。